Voice Agent

使用咨询

电话联系

159-5176-5054

扫码获取大模型

呼叫解决方案

  • 在线咨询

  • 立即注册

  • 案例试听

智能催收行业
专业AI催收运营平台
基于人工智能、大数据分析和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化债务管理
解决方案,平台通过算法驱动、全流程自动化管理和精准策
略配置,显著提升催收效率、降低合规风险,并实现资产回
收率的最大化。

行业各参与方面临多种痛点

资产处置商

催收机构、律师、劣后投资人
  • 定价难:溢价率50%,流拍率5%
  • 方式单一:以电催为主(80%),每天仅能入催3次
  • 人工成本高:处置成本占回款总额的45%

资产受让方

AMC、其他专业投资机构
  • 声誉风险大:高强度的非法催缴导致投诉率较高,对AMC及我司压力较大
  • 处置限制多:为避免国有资产流失,无法灵活处理

债务人

  • 征信修复难:平均修复时间5年
  • 还款能力弱:缺乏现金流

政府及司法部门

——法院、仲裁委员会
  • 立案时间长:立案平均时长90天
  • 工作量大:法官处理案件300件/天
  • 舆情处理难:投诉50件/天

传统人工催收模式面临多重挑战

人力成本高

培养专业催收团队周期长,人员流动率高、培训成本高,尤其在消费金融、信用卡等业务场景,海量逾期订单导致人力捉襟见肘。

合规风险大

随着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《催收自律公约》落地,人工催收易因话术不当、高频骚扰引发投诉,甚至面临监管处罚。

催收效率低

人工每日有效外呼量仅100-200通,且受情绪、话术熟练度影响,沟通质量参差不齐,对"睡眠账户""失联客户"的触达能力有限。

为什么要把大模型技术应用在电催行业

传统智能外呼催表现差

智能交互
效率革新
合规保障
数据价值
人机协同

智能交互: 从机械对话到"类人共情"

深度语义理解

传统催收机器人依赖关键词匹配,易因表述模糊或方言失效。大模型通过上下文感知与情绪分析,精准捕捉债务人“再宽限几天”背后的真实困难或拖延意图,意图识别准确率提升40%以上。

动态话术生成

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端到端模型,结合债务人画像(账龄、收入水平)实时生成个性化回应:对焦虑客户温柔安抚,对恶意拖欠适度施压,实现“千人千话”。

智能交互

实战案例

客户:广州市某持牌金融资产管理机构

个人催还

需要模型针对已经欠款逾期客户,自主沟通适合的分期方案,达成分期协议.

产品应用

AI风控深度联动

对接征信系统、消费数据,实时评估客户还款能力,动态调整催收策略,避免 “一刀切” 式催收

AI风控

多模态触达融合

从单一传统智能外呼升级为"模型通话+短信+APP推送+企业微信沟通"多维度触达

多模态触达

人机协同深化

机器人处理标准化流程,人工聚焦复杂协商与情感沟通,形成 “机器筛单、人工攻坚” 的高效组合

数据分析

场景整合-从 “标准化通知” 到 “分层运营”

01

早期逾期(M1 阶段)
自动化提醒为主
01

还款日当天:自动外呼 + 短信推送,告知还款金额、截止时间及线上渠道,引导自助处理;
逾期 3-7 天:触发 "原因问询" 话术,如 "是否遇到还款困难?我们可提供分期方案",同步记录客户反馈,并打标签,为后续策略提供依据。

02

中期逾期(M2 阶段)
人机协同深化沟通
02

机器人完成初步触达后,将 "有协商意向""部分还款" 的客户转接人工坐席,配合历史沟通记录,实现精准跟进。
例如,某客户在机器人外呼中表示 "本月资金紧张",人工团队可快速调取其消费记录,针对性提供延期方案,提升协商成功率。

03

长期逾期(M3 + 阶段)
合规化催告与证据留存
03

机器人严格按照监管要求,定期发送书面催告通知(同步语音告知),并完整记录通话证据链,为后续法律诉讼提供支持,降低合规风险。

音频案例

场景示意图

人工智能赋能不良资产处置

推动贷后行业合规高效发展
行业各参与方面临多种痛点